发布时间:2018-03-23 20:40
文章来源:我站
作者:我站
浏览次数:1519
慈善故事
拥军优属模范欢送武警退伍战士
“希望你们回到各自的家乡后继续发扬部队优良作风,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再立新功!”11月29日下午,江苏省徐州市拥军优属模范曹恒来到武警江苏省总队徐州市支队邳州中队欢送退伍老兵,她给战士带来了保温杯、笔记本等慰问品,鼓励他们回乡不忘报国,永远保持军人本色。

曹恒是江苏省邳州市环保局的一名普通职工,她的父母曹迎军、倪振娥是有名的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她从小受父母影响,致力于拥军优属的热心事业。从部队复员后,曹恒开始接过父母拥军的"接力棒”,先后创办了邳州市“立功受奖基金”、邳州市拥军夫妻网站和邳州市“关爱军烈属”志愿者服务队。十多年来,她用自己的积蓄上海岛、去训练场、访光荣院、关心烈士遗属、关爱患病战士,累计共花费近30万元。
“军爱民,民就拥军。”曹恒介绍说,1985年,当时她父母靠拉小推车谋生,在一次运煤途中不慎连人带车翻进沟里。生死关头,两位路过的解放军战士将他们抬到附近的医院救治,才让她父母脱离危险。此后,她父母一直找不到救命恩人,怀着感恩之心,便走上了拥军之路。
1990年,夫妇俩买了一辆车跑客运,并在他们的车上挂出标语:现役军人、伤残军人和军烈属一律免费乘车。在拥有了一家客运公司后,他们又成立了拥军服务车队。每逢“八一”等节日,都要带着车队,载着一车车慰问品走访慰问驻军各部队。
子承父志,家风流传。退伍返乡后,曹恒就接过拥军“接力棒”,想方设法为子弟兵送温暖。为了拓展全民国防教育的渠道,更好地宣传国防和双拥工作,她出资建设了拥军网站。自2007年8月正式运转至今,已经走过了近10个年头,开创了“互联网+拥军”的新模式,点击率高,覆盖面广,信息量大,受到了广大网民的点赞和认可。
哪里的军营最艰苦,哪里有执行重大任务的官兵,他们就到哪里看望慰问子弟兵。2014年八一前夕,曹恒来到连云港市赣榆县某海训基地,慰问正在这里海训的第十二集团军某部女子特战班,向她们送上“八一”建军节的祝福。得知女子特战班的女兵们在海边训练十分辛苦,他们立即为女兵送去饮料、防晒霜、晒伤药膏、数码相机,电子图书等慰问品,深受女兵们喜爱。至此,他们就和女兵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去年7月,他们得知驻守在福建北礵岛的海防某旅八连长期处于高温高湿环境,急需除湿用品及治疗风湿的药品时,不远千里登岛,斥资近3万元购买四台高档除湿机、数百贴中医治风湿膏药、书籍、书画作品以及岛上稀缺的蔬菜水果等,看望慰问官兵,还探望了岛上79岁的“爱国拥军模范”郑瑞英,并送上了2000元慰问金。
当战士们有困难时,她会及时送上温暖,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当战士们有思想问题时,她还会主动谈心交心,帮助解决思想困惑。正因为如此,兄妹俩先后被驻邳武警中队、徐州武警三中队、12集团军特战旅女兵班、“朱德警卫团”破障三连等单位聘为名誉政治指导员、名誉班长。
当谈及拥军的出发点时,曹恒说:“解放军是我父母的救命恩人,拥军工作是党中央的号召,全民都要支持国防。我一定接好父母的拥军接力棒,一辈子拥军下去!”如今,在徐州,这个有着厚重双拥传统的城市,曹恒一家人的拥军故事正被广为传颂,影响着一批又一批的有志青年加入拥军队伍,奏响了一曲又一曲新时期的军民鱼水乐章。
上一篇: 拥军优属 慈善济贫
下一篇: 拥军优属在行动!